以塞罕坝精神为翼,让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以塞罕坝精神为翼,让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塞罕坝,曾经是一片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荒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塞罕坝人怀揣着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 的坚定信念,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伟大事业中。他们风餐露宿,啃窝头、喝雪水,在艰苦的条件下,靠着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棵一棵地种下希望。从 “一棵松” 到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相连。党史中无数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担当,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就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他们心中的使命坚如磐石,这与塞罕坝人牢记使命的精神一脉相承。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过程中,我们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指引,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要借鉴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如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如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时间、如何创新学习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等。我们要学习塞罕坝人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学习方式。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史学习活动,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开发沉浸式的党史学习 APP 等,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建立健全学习考核机制,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效。
塞罕坝的绿色发展理念,也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思路。绿色发展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同样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我们要注重挖掘党史中的绿色发展元素,如革命先辈们在建设根据地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中。同时,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党史学习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总之,塞罕坝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财富,为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实践借鉴。我们要以塞罕坝精神为翼,在党史学习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伟大的党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