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增强思政引领力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5-01-20 10:04:23 浏览:167次

高校增强思政引领力的路径探索

挖掘塞罕坝精神内涵,丰富思政课程内容

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深入挖掘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结合塞罕坝人的使命担当,讲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通过讲述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塞罕坝精神更加生动地走进课堂,提高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塞罕坝精神

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塞罕坝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塞罕坝的生态变迁,与塞罕坝建设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通过实地体验,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将抽象的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感受。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与塞罕坝精神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塞罕坝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传播塞罕坝精神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积极营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塞罕坝精神;举办以塞罕坝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演出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传播塞罕坝精神。同时,高校还可以将塞罕坝精神融入校园景观建设,如在校园内设置塞罕坝精神主题雕塑、文化长廊等,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塞罕坝精神的熏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引领能力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其思政引领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对塞罕坝精神等思政教育资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掌握将其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与塞罕坝精神相关的科研工作,通过学术研究加深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增强思政引领力,是高校履行这一使命的关键所在。以塞罕坝精神为切入点,丰富思政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教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能够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和扎实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让我们以思政引领力为引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巨轮破浪前行,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行程咨询

177-1314-5404


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