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点亮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精神火炬

时间:2024-11-28 8:48:55 浏览:97次

塞罕坝:点亮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精神火炬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奋进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如同一座明亮灯塔,穿透时代风云,为这项关乎民族未来、青年成长的事业锚定方向、筑牢根基。而塞罕坝,那片从茫茫荒漠蝶变为百万亩林海的传奇之地,恰似一部生动且厚重的 “活教材”,蕴藏着无尽思政富矿,与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度呼应,为滋养当代大学生心灵、铸牢理想信念发挥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首往昔,塞罕坝曾深陷生态绝境,“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是其惨淡写照。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一群怀揣壮志、肩扛使命的建设者毅然奔赴这片荒芜沙地。他们告别家乡繁华,割舍亲人眷恋,扎根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之地。在简易窝棚中栖身,以粗粮咸菜果腹,面对肆虐风沙、凛冽寒冬,仅凭手中铁锹、背上树苗,无畏无惧地开启了一场震撼天地的生态逆袭。几代人接续奋斗,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浇灌,让绿色一点点蔓延,终使塞罕坝重披绿装,成为华北生态屏障,筑起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固堡垒。这一历程,绝非简单造林叙事,其背后彰显的是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精神内核,是对国家生态战略的忠诚践行,是迎难而上、久久为功的坚韧执着。

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语境审视,塞罕坝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范例。在物欲喧嚣、诱惑纷繁当下,部分大学生或迷茫于学业选择,或困惑于职业规划,内心理想灯塔时有黯淡。塞罕坝建设者们则截然不同,他们响应国家号召,笃定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 信念,半个多世纪矢志不渝。大学生走进塞罕坝故事,感悟先辈们于荒沙中锚定目标、毫不动摇坚守,能重燃内心激情,明晰个人理想当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时代洪流中找准定位,为科研攻坚、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贡献青春,以小梦筑大国复兴之梦。

艰苦奋斗精神在塞罕坝建设中贯穿始终,这恰是当代大学生亟需补全的 “精神拼图”。如今校园生活优渥,可舒适环境易滋生慵懒懈怠。反观塞罕坝岁月,建设者们面对匮乏物资、简陋工具,在沙地里一锹一镐刨坑植树,历经无数次失败挫折,却从未放弃。大学生研学塞罕坝,亲身体验当年艰苦,目睹马架子遗迹、防风沙旧物,触摸先辈奋斗印记,方能深知幸福来之不易,磨砺吃苦意志,于学业繁重时咬牙坚持,在未来职场、生活困境中披荆斩棘,传承艰苦奋斗 “接力棒”。

绿色发展理念是塞罕坝给予思政教育的生态智慧馈赠。全球生态危机凸显之际,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栋梁,需深刻领悟生态要义。塞罕坝从荒漠到森林蜕变,直观展现生态修复奇迹,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真谛。学子在此感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庇护生物多样价值,参与生态监测、造林护林实践,将绿色理念融入知识体系、生活日常,日后投身环保事业、倡导绿色生活,成为地球家园守护者。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深度融合塞罕坝精神内涵。课堂上,思政教师借塞罕坝史实讲使命担当,剖析绿色发展理论;专业课如林学、生态学结合塞罕坝生态修复讲科研创新、实践运用。课外,组织实地研学,学生漫步林海栈道,参观纪念馆,与老工人座谈,沉浸式汲取精神养分;开展主题创作、志愿服务,以文创、植树等形式传承践行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宛如一座思政教育宝藏,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视指引下,为高校输送精神给养。以其为媒,定能培育出胸怀家国、砥砺奋进、秉持绿色理念的时代新人,让塞罕坝精神于校园扎根、在青年心间绽放光芒,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磅礴青春力量。
课程咨询
课程咨询

课程一部

155-1048-0752

课程二部

177-1314-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