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点亮思政教育之光
塞罕坝:点亮思政教育之光
在祖国北疆的广袤大地上,塞罕坝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生态建设与精神传承的熠熠光辉。当时代的浪潮聚焦于教育领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塞罕坝这片神奇的土地成为了生动的实践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书写着独特篇章。
回首塞罕坝的发展历程,几代人听从党的号召,奔赴荒漠沙地,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浇灌出百万亩林海。这一伟大壮举,蕴含着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成为滋养思政教育的肥沃土壤。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意味着要将塞罕坝精神深度融入课堂。在小学阶段,通过讲述塞罕坝护林员爷爷守护林海的小故事,以童趣化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坚守的力量,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种子;中学课堂里,剖析塞罕坝造林面临的重重困难以及攻克难题的科学智慧,引导青少年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同时结合时事热点,探讨生态保护在全球视野下的意义,使党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大学的思政课堂则以塞罕坝为案例蓝本,开展深度学术研讨,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多维度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后的深层逻辑,让青年学子以更高站位、更专业视角理解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担当。
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塞罕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灵感。教材编写者们深入塞罕坝,挖掘从荒原逆袭为林海过程中的制度优势 —— 党领导下的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如何凝聚各方力量,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的高效协作模式。这些实例穿插进教材,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挑战时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以塞罕坝生态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展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何落地生根,催生出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多元业态,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让理论知识与现实成就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与自信。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塞罕坝更是发挥着纽带桥梁作用。当地教育部门牵头组织跨学段研学活动,小学生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亲眼目睹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在自然观察与趣味游戏中初识环保意义;中学生参与植树造林体验营,亲手种下树苗,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深化对生态保护艰辛不易的认知;大学生则参与塞罕坝生态科研项目辅助调研,运用专业知识为林场发展建言献策,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塞罕坝相遇、交流、成长,形成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闭环,让每一个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都能汲取到适配自身的精神养分,逐步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栋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步迈进,让塞罕坝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光芒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永绽光芒。
在塞罕坝的山川林海间,教育的奋进之歌正激昂奏响,一幅以生态为底色、以思政铸灵魂的育人画卷正徐徐展开,为祖国的未来孕育无限希望。
上一篇:
以塞罕坝为引,点亮高校思政之光
下一篇:
塞罕坝红色文化:滋养时代新人的精神沃野